【行业视角】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在展会
2020-04-08
知识产权

作者:刘的帝、张建纲、高东辉、罗啸、谢楠 

数据支持:三聚阳光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展会是纺织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窗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纺织企业通过展会展示新产品和创新理念。作为企业呈现创新成果的重要舞台,展会同时也是知识产权风险的集中爆发地。纺织行业展会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涉及专利、商标和版权,还包括商业秘密、展台设计、标志、图样等。近几年,国内外纺织行业展会中的知识产权纠纷层出不穷,根据对纺织行业所做的知识产权相关问题调查显示,超过60%的纺织企业参展时消极对待知识产权纠纷,在遇到相关问题时,缺乏有效应对策略。


纺织行业展会的侵权事件具有哪些特点?企业如何加强展会上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些问题应当引起企业的重视。


一、知识产权问题频发为何?


随着纺织市场的全球一体化、国内外纺织行业展会的日益增多,我国纺织企业在展会中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逐渐增加。从1997年开始,纺织贸促会在面料展和家纺展的招展说明书和参展合同中就列入了知识产权保护条款。条款对参展方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2005年,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制定了《展览会知识产权规则》,使展览会期间开展的知识产权工作做到有据可依,同时还制定了《展览会知识产权投诉程序》等相关文件。此外,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也将知识产权保护列为展会的一项常规、重点工作。历届纺机展中,主办方都设有知识产权办公室,指派专业人员现场办公,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展会上的知识产权成果。


然而,现阶段我国纺织企业在展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尚有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侵权成本低

展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本身具有开展时间短、取证复杂、保护方式复杂、保护手段技术性较强等特点。而在纺织行业展会中,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较广,包括机械设计制造、面料研发、花型设计、品牌名称、标志、展台设计、广告手册、广告创意、宣传标语等;另一方面,纺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普遍来源于产品创新、图案设计和品牌影响力,与化工、电子等其它行业相比,科技含量相对不高,因此侵犯知识产权的成本也较低,这也给一些中小企业依靠侵权和盗版获取利润创造了便利条件。这些特点使纺织行业展会的知识产权保护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复杂性,造成我国纺织行业会展中知识产权问题频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壮大的步伐。


2. 企业风险防控意识不强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纺织产业超过99.4%为中小企业,而在大中型企业中超过90%不同程度的从事着贴牌代加工业务。这种情况导致了我国纺织企业研发投入有限,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在高技术产品领域缺少自主知识产权。这也进一步造成了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对知识产权风险防控缺乏重视。以至于众多纺织企业在参展前忽略知识产权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在展会期间遇到知识产权纠纷时,缺乏有效应对策略,处于被动地位。


3. 展会组织者责任与权力不明确

我国现行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没有明确展会主办方和组织者对展会期间参展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是否需要承担连带责任。这导致一些展会组织者,为了节省成本,忽视招展工作中对参展商的知识产权审核,也没有健全的会展知识产权监督和管理制度,造成了展会组织者对参展方的知识产权情况审查和监督缺位。


而在展会期间出现知识产权侵权情况时,展会组织者却没有相应法律授予的处罚权。这种情形一方面使得展会组织者只能被动应对侵权纠纷,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部分不良企业的违法成本,使其侵权违法行为不能被及时有效处罚。


4. 现有制度缺乏行业针对性

我国现行的国家层面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2006年颁布实施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首次以规章的形式对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但随着展会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该《办法》逐渐显现出不足之处。


首先,《办法》存在不确定性。对于展会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立条件,《办法》中仅规定展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展会组织者应当设立投诉机构,并由当地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派员参加。该项规定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对于设立投诉机构的条件规定不明确,缺乏严格的操作依据;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参与处于被动地位,在展会未设立投诉机构的情况下无法直接参与展会知识产权管理。这也造成了展会知识产权管理实践中,主办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缺乏联动协作的衔接机制,造成了展会知识产权管理主体缺失。


另外,《办法》是面向整体会展行业的知识产权管理,缺乏对纺织行业的针对性。目前也尚无具有国家层面法律效力的纺织行业会展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规范。纺织行业展会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涉及专利、商标和版权,还包括商业秘密、展台设计、标志、图样等。


5. 企业国外参展维权经验不足

我国每年有几万家企业参加各种境外产品展会,足迹遍布全世界60多个国家。在各种国际展会上,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不断出现。


美国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是全球知名的展会举办地。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4~2016年,当地法院颁发临时限制令的案件共计44起,其中有16起与展会相关。在这16起案件中,有11起涉及专利侵权。在16起展会相关案件中,7起案件的单独被告是中国企业,在5起案件中的联合被告有中国企业。换句话说,在这些展会的限制令对象中,中国企业占了3/4。


对出国参展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意识不强,不熟悉国外相关法律制度是造成我国企业在国外展会上知识产权纠纷频发的主要原因。


2002年,在某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上,发生了国外纺织机械产品制造商投诉中国同类企业侵犯其专利权的事件,致使中国被投诉的参展企业封闭展品,停止展品的展出,给企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与之相反,2007年,在慕尼黑国际纺织机械展上,中国参展商慈星股份有限公司遭到日本参展商岛精公司的投诉,并且申请了法院的强制执行令进行查封。但慈星早有准备,不仅及时证明了对新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还根据相关规定对岛精公司进行了索赔。


二、展会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有术


《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纺织企业应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对中国纺织工业实现产业升级和价值链提升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企业应强化知识好产权保护意识,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细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环节。展会是纺织企业宣传品牌形象,开拓市场的重要舞台。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有利于企业维护知识产权利益,也有利于通过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知识产权效益的最大化。


1. 加强企业内部知识产权流程管理

纺织企业在展会中的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应该延伸至企业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即完善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流程,从源头上降低知识产权风险。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3年提出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对企业在日常管理、研发、生产、销售和保密等环节作出明确的规定。


根据《规范》要求:1.企业在日常管理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信息资源等方面;2.在研究开发阶段包括对该领域的知识产权信息进行检索,对项目的技术发展状况、知识产权状况和竞争对手状况等进行分析,并制定知识产权规划。同时对研究开发过程中形成的记录进行有效管理;3.在生产阶段对委托加工、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等业务的合同中明确知识产权权属、许可使用范围、侵权责任承担等,必要时,应要求供方提供知识产权许可证明;4.在产品销售前,应对产品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全面审查和分析,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和风险规避方案。《规范》也特别指出,企业应当在产品宣传、销售、会展等商业活动前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或风险规避方案。


因此,企业应当积极贯彻《规范》要求,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根本上降低知识产权风险,为企业实施展会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提供规范依据。


2. 完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方案

纺织企业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方案应该包括参展前、参展中和参展后3个部分。


参展前的准备工作包括:1. 联系展会主办方,了解会展规则及展会设立的知产纠纷程序;2. 对参展产品及相关技术进行知识产权风险排查,尤其是面向参展竞争对手的侵权比对分析;3. 充分准备参展产品的知识产权权属证明文件,在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时能够及时举证。


参展中企业既要维护自身利益,也要注意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1. 广泛收集竞争对手的新产品资料及侵权证据;2. 加强技术秘密保护,避免展品泄露过多技术细节,对宣传资料、产品手册进行保密审核;3. 加强电子设备管理,如:手机、电脑及其它数据存储设备,避免司法行政机构执法中查封这些设备时导致企业技术秘密外泄。


参展后应及时总结:1. 对展会中收集到的产品和技术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是否侵犯我方知识产权;2. 对展会知识产权保护进行经验总结,持续完善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方案。


3. 建立风险防控双轨制策略

纺织企业在展会中的知识产权风险既包括企业自身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情形,也包括企业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这两种类型的知识产权风险的应对策略既有一定联系,也有一定区别。因此,企业应该以现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制度为基础,以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流程为保障,建立维权与侵权的双轨制风险防控策略。


在维护自身知识产权权益方面,重点在于完善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及时将企业创新成果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权。在展会中发现侵权行为时,及时固定相关证据,有效地利用法律法规制度予以维权,打击侵权行为。


在降低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风险方面,重点在于加强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分析,加强竞争对手监控,定期进行市场调研,通过参展之前的准备工作将侵权风险降到最低。在展会中面临侵权指控时能够冷静应对,充分地证明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从多角度列举不侵权的证据,熟练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制度。通过高效有力的应对措施,使企业在展会中受到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4. 加强国外展会知识产权风险防控

首先,企业应重视海外专利布局。专利权保护具有地域性,在一国获得的专利权,其保护范围也仅限于本国。因此,企业应及时在目标国家进行专利布局,这样在出国参展时才能得到该国专利的保护,从而降低在展会中产生的侵权风险。


其次,企业应在出国参展前进行海外预警分析。针对企业在参展目标国的重点竞争产品和竞争对手进行调研,对目标国专利信息进行分析,筛查高风险专利。使企业对参展产品在目标国的专利侵权风险有提前的掌握,以便制订适当的应对策略。


最后,企业应熟悉对参展目标国的专利制度。以美国和欧盟为例,美国展会中涉及知识产权司法及行政措施主要包括海关审查、临时禁令和初步禁令;德国展会中常见的知识产权司法及行政措施包括海关审查、警告函、临时禁令和起诉书。企业出国参展前应熟悉相关知识产权司法及行政措施的运用和应对策略。比如,在参展之前及时向参展地的管辖法院提交保护函,这是应对可能发生的临时禁令的有效手段。


* 本文来源于三聚阳光2019年发表在《纺织科学研究》的论文《知识产权风险防控在展会》


服务推荐